春节溯源
春节古称元日、岁首、岁旦、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年”的最初涵义并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来自农业生产。《说文解字》称:“年,谷熟也。”《尔雅》亦有:“年者,取禾一熟也。”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我国上古时期,由一年农事后“围猎祭神”的活动而来,通常起于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春节”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杨震传》:“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jiao)心。”但古代的“春节”指整个春季,也有的指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直到清末,一些地方才将夏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春节之礼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春秋左传正义》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围绕着春节的礼俗尤为丰富。
春节礼俗可分为吉礼与嘉礼两部分。吉礼是祭祀天地人神的典礼,如腊八、祭灶、祭祖、迎财神等。嘉礼是按照“人心之所善者”制定的礼俗,涉及宴飨、庆贺等多方面内容,如贴春联、守岁、放爆竹、拜年、走亲戚、赏花灯等。
腊八
腊八节起源于腊祭。古时人们在岁末猎取野禽、野兽用于祭祀祖先神灵,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称为“腊祭”。南北朝时期,腊祭被固定到每年的腊月初八举行。至宋代又盛行腊祭食粥风俗,《武林旧事》就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蕈(xùn)、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传至今日,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熬煮腊八粥。腊八粥又称八宝粥,寓吉祥、平安、健康之意。
祭灶
古代民间认为,灶君是家庭的保护神,因此在过年前夕,家家都要祭灶,反映了劳动人民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也叫过小年,北方多在腊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古时富户人家常用黄羊祭灶,延至近世,形成了送灶神和吃灶糖的民间风俗。因为灶糖又黏又甜,传说可以封住灶君的口,防止他向玉皇大帝说坏话而降罪,故有“灶君封住口,四季无灾忧”之说。
贴春联
民间传说,桃木有镇鬼的功能。因《山海经》书中曾记载神荼( shēn shū)、郁垒(yù lǜ)兄弟人能吃百鬼,可以祛除不祥,所以古人便在桃木板上写下“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于门首,以辟邪护宅。五代时,蜀国君主孟昶( chǎng)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代替二神的名字,后世春联即发轫于此。如今,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贴门神与春联已成为最重要的年俗之一。此外,民间还盛行贴福字、窗花、年画等,以祈福纳祥、增添吉庆气氛。
祭祖
祭祖源于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藉以表达对祖宗先辈的缅怀之意和敬仰之情。春节祭祖多在腊月二十八至除夕举行,有上坟祭拜、宗庙祠堂祭拜、焚黄祭拜等,形式多种多样。一些家庭将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上厅,陈列供品,然后按长幼顺序依次烧香叩拜,祭礼即告完成。
守岁
守岁之俗,古已有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除夕之夜,四处灯火通明,合家团团围坐夜话,通宵不眠,辞旧岁,迎新年,既有对岁月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年夜饭
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合家欢”,是阖家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通常自掌灯时分入席,全家老少欢聚酣饮,回顾旧岁,憧憬新年。古往今来,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已成为最重要的年俗活动。
放爆竹
古时人们守岁,又有燃“岁火”的习俗。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地区“爆竹、燃草”用来驱避山鬼,发展到隋唐,则“燎火”以示兴盛。明清时期,各家都要“烧松盆”,用松柏枝与柴木烧于庭院,祈福驱凶。“岁火”越旺越好,预兆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如今,人们在大年夜通常是燃放烟花爆竹,点亮全部灯盏,辞旧迎新,接祥纳福。
拜年
正月初一拜年,也称贺年、贺岁、贺正、拜节等。史书记载:“孟春元日,鸡鸣,男女盛服,列拜上下神祇,祭祖先,拜尊长及族党。邻里往来数日以相贺。”通常拜年是指向长辈叩拜,贺年则是平辈相互道贺。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贺年卡、电子邮件电话、短信、微信等新的拜年方式层出不穷,丰富和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活动。
压岁钱
压岁钱古称厌胜钱、压祟钱、押岁钱。《燕京岁时记》:“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古人认为,压岁钱可以驱邪除凶,保佑平安。每到除夕夜或正月初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也要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睡着后悄悄放置于孩子的枕头下,亦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
叩拜
“拜年”一词的原义,是晚辈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通常在初一早晨起床后,要先拜年,晚辈给长辈跪拜磕头,祝福长辈长寿,万事如意。
作揖
古时平辈间贺年时行作揖礼,行礼时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但不与对方身体接触,表示向人敬礼。时至当今,作揖依然用于新春贺年及日常交际。贺年时,作揖的正确手势应该是:第一,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祥”第二,两个拇指要并齐,不能相互叠压;第三,拜年时手晃三下即可。
万福
中国传统历来男女有别,作揖为男子平辈间贺年礼,而女子则行万福礼。行礼时,遵循“男左女右”,右手覆左手,附于右侧腰肋间,双膝微微下蹲,边行礼边口称“万福”。
贺贴
春节拜年时,往往因坊邻亲朋较多而无法亲往,亦或虽亲往拜年,但家主不在的情况,于是便产生了贺帖。贺帖又称飞帖,最早起源于宋代,用梅花笺纸裁成,上书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当时大户人家门前通常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贺帖之用。到了清代,改用大红硬纸制作,更添喜庆气氛。
走亲戚
通常自正月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戚,互相拜访,宴饮酬酢(zuò)。
走亲戚,旧时称“拜节”,“甥婿辈各携束脯往拜其长,曰拜节”。按照血缘和宗族关系的亲疏远近,一般是正月初二外甥走舅家,女儿女婿回娘家;正月初三走姨家和姑家。也有一些地方的探亲顺序为先舅家,次姑家,再岳父母家。
迎财神
又称“请财神”,通常在正月初四或初五举行仪式,俗称“接五路”。各店铺从初四下午起,张灯结彩,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准备迎接五路财神。五路财神一般是指: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财神、中路玄坛。
赏花灯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赏花灯是元宵节最为普遍的礼俗,在古代,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常百姓,都会在这一天上街赏灯。人们要在自家门口、井沿、石磨等处送灯,各地还会举办各种灯会。正月十五通常也被视为庆祝春节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