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常识>

我国最早的医书是什么书(中医药发展历程简述)

时间:2024-07-30 10:00:23 浏览: 100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绚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们认识上古时代的人物是从神话开始的,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女娲彩石补天,从黄帝战蚩尤,到大禹治水。虽然对这些人物的朔造存在夸大和神话,但并不能否定他们确实存在过(如果这些牛人不干点惊天动地的事,在历史的磨轮下也不能被留传至今吧)。虽然他们曾经的真实面貌我们难以考究,但是他们的事迹随着祖辈口口相传以及文字与刻画流传至今。在这些人物当中,除了大家熟知的炎帝与黄帝外,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文始祖,伏羲。

我们尊伏羲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为他开创文字,推演八卦,作结绳网,节奏音声,是多个领域的创始人。在这众多领域当中,还包含了医药学。不仅仅是因为《黄帝内经》是以易经为基础,也因为中医针灸也是由伏羲探索发现的,古有”伏羲制九针“一说,当然这个针并不是后世所见的金属尖针,而是砭石,一种有尖有刃有圆的石头。虽然因技术的限制,工具有所不同,但是治病的原理却是同宗同源。记载称伏羲也曾亲尝百草,但在历史中,最为著名还是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这说明从伏羲开始,影响后世至今的中医药就诞生了。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个神农就是炎帝。相传炎帝为了解决子民常误食毒草,不治而亡的问题,决心亲尝百草,鉴别药毒,确定药性。这期间也多次中毒,幸亏有茶解毒。经过他的不断尝试,他发明了药草疗疾,这就是中药的重要起源。随着后人根据前人的记录不断反复实践和积累,再加以验证,这些药物知识慢慢丰富,逐步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这就是《神农本草经》。

黄帝时代,中医理论逐渐形成。众所周知的《黄帝内经》其主要内容就是岐伯和黄帝的对话。后世称中医为岐黄之术,也正因为此。《黄帝内经》作为古代成书最早,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中医宝典,它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疗结构并制定了相关医疗制度。周朝的医疗机构不仅设有医师,上士,下士等医职,且有负责管理药库的府职和编撰记录的史职。另有学徒若干。在具体医科上又分了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百家争鸣,圣贤齐出,医界也是人才辈出,秦有名医医缓和医和,齐有长桑和徒弟扁鹊。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世界上第一个专职法医——令史应运而生,专司死因不明案件的尸体检验,并详述尸体的位置、创伤的部位、数量、方向以及大小等,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入册。

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医理论逐渐完善,将阴阳五行学说纳入医学体系,是医家的必备基础。名医淳于意正是诞生在这个时期。

东汉时期 (公元25年—公元220年),医圣张仲景,神医华佗,相继出世,他们成了中医史上抹不去的一笔光辉。先有张仲景完善辨证理论,总结出“八纲辨证法”和“六经论治”,著《伤寒论》《疗妇人方》、《黄素方》、《口齿论》、《平病方》。后人据此编撰成《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医学著作。后有华佗发明世界最早的麻醉药物-麻沸散,成为第一个使用麻醉术进行手术的人。与张仲景善内疾不同,华佗精通外科手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战争连绵,社会动荡及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有更多医治伤病疾苦的实践,从而使临床医学迅速发展,各科临证经验进一步充实。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治法丰富多采,诊治均有新的创造和发现。据记载,本时期问世的医方书籍近200种,在内科、外科、骨伤科、妇儿科以及各种急救处理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

诊断学和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规范化,在总结整理前代成就的基础上,有重大发展,卓越代表著作有晋·王叔和的《脉经》,魏晋间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等。

药物学有突出进步,本时期本草著作达70余种,最有影响的是南北朝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他将前代本草学成就进行了较彻底的整理,又总结《本经》后数百年的新经验,参考《名医别录》和本人研究心得著成此书,不但药物品种成倍增加,对药物限制、度量衡、剂型等严加考订,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新的本草分类方法,影响深远。雷敩所撰《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现知药物炮炙的最早专著。

世界第一个医学院也是在南北朝时期诞生,后由隋朝(581年-618年)完善了这一医学教育机构,并命名“太医署”,分医,药两部,说明医与药已分别教授,虽相互依存,但各有千秋,药有药师,医有医师。而医学分科也愈加细致,妇科已成,儿科已有雏形,王未钞与徐叔响分别著作了《小儿用药本草》和《疗少小百病杂方》两部儿科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儿科医书。

唐朝(618年-907年) ,医药学达到空前鼎盛,药王孙思邈横空出世,搜集药方5000多个,并出版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医精诚》三部医药经典,也是从此时起,中医流传海外,远播世界。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组织人员编撰本草和方书,设立校正医书局、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设立惠民局、和剂局、安剂局、养济局、福田局等。专设“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作为最早的教学模型,是中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其中儿科专著《颅囟经》,《小儿药证直诀》问世,儿科已成独立学科,并有“儿科之圣”钱乙专精少儿疾病。

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目前所能读到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中医典籍都是当时校订和刊行后流传下来的。另有医药名著《太平圣惠方》、《养老奉亲书》、《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集要广注•词义月光》等。

明清时期,中医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突出代表是医家李时珍历时27年之久写成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部史作自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十七世纪中叶,这无疑是一伟大创举。到了清代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及《温热经纬》等。清代医家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明清时期中医药的发展也带动了中药堂、中药铺的兴起。广誉远创始于明嘉靖年间1541年,是中医药史上现存最悠久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陈李济创建于1600年,是现存最古老的中药堂,取名陈李济,寓意“陈李结缘,同心济世”。之后又陆续出现了同仁堂、雷允上、九芝堂等中药堂,这些距今三、五百年的老字号,虽历经朝代更迭、战乱洗礼,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坚守着以传统制药的制作技艺为基础,造福百姓的信念,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中医药漫长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