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常识>

啥?“说曹操,曹操到”还有后半句!你所不知道的由来

时间:2024-09-28 11:00:31 浏览: 100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民间俗语,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古流传至今,俗语别看字数不多但都简单,很顺口,很贴切我们的生活,说的还特别有道理,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

不过呢,俗语一般都是有上下两句组成的,我们常挂嘴边的往往都只有上半句,原来的下半句反倒是被大家所遗忘了,本期我们就随便信手拈来,来讲讲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些个俗语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后不为人知的后半句!

举例,“好马不吃回头草”,一匹马面对草原上一望无际的鲜草,顺着一条路向前,只有它不被诱惑,专注于吃这条路上的草,并不会三心二意去看两边的嫩草不能专注,更不会不看前方,回过头再去找它认为错过的好草,这样的马才是人们认为的好马,能够心无旁骛任由我们驱驰。寓意是劝人不要走回头路,别走冤枉路,

好马不吃回头草

但要问你好马不吃回头草的下半句是啥?十之八九各位可能就回答不到上来了!

这便是我们也常说的“浪子回头金不换”!一前一后,这两句对上才算完整朗朗上口!这句话其实来自于从大概明朝流传下来的长篇吴地山歌,名字就叫《金不换》其实是主角的名字,说的是无锡东面的羊尖乡,大力查了查,现在是无锡市下面的一个镇了,当年靠近鹅湖边上有个金员外,五十岁老来得子,高兴坏了,取名不换,视若珍宝,对他是百依百顺。这个小孩很奇怪,听见碗碎声发笑,金员外为了孩子开心,竟然命家人用碗摔地让儿取乐,结果碎片堆积如山。金不换长大后十分浪荡,为了寻欢取乐,花了万金在宛(碗)山上造了个“石幢”,就是刻字的大石柱!胡zuo呗,导致很快金不换败光了家业,昔日的酒肉朋友纷纷抛弃了。金不换被迫沦为乞丐乞讨度日,但是,金不换的结发妻子却没有离开他,金不换在贤妻的帮助教育感化下,幡然悔悟,耕读传家奋发图强洗心革面,最终把自败掉的家业又重新挣了回来,赢得大家的尊重。从此,“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便传遍各地。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并非杜撰,拿到现在都很有警示意义!告诫人们: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管什么时候回头都不算太晚呐。

可爱的小兔子

再来,兔子不吃窝边草!老祖宗发明这句原意是希望大家“与邻为善,别在家门口上做坏事。也可以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现在被引申为男女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说不去追求身边的异性熟人。

这个好友可能不知道“ 兔子不吃窝边草 ”其实还有下一句,不只是“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而是有多句,比如老鹰不打脚下食、“肥水不流外人田、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等!

北宋文豪 苏轼

流传度最广的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年头可早了,有个八九百年了,创造者乃是北宋的大诗人苏轼!他曾写了一首唤作《蝶恋花》春景的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后人觉得人押韵,就给安一块了!

但是我个人觉得“老鹰不打脚下食”最为贴切!这应该是我们的前辈经过长期观察得到的一句俗语!

老鹰,肉食动物,即使它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翱翔 ,也能把地面上地猎物看得一清二楚,是鼎鼎有名的千里眼。它有一副强壮的脚和锐利的爪,非常善于飞跃而下捕捉地面的动物、撕破动物的皮肉,属于猛禽,但是,人们要是住在老鹰的巢穴下面,养的些小鸡、小鸭,小羊什么的,老鹰再饥饿也是不会袭击的!因为老鹰可不傻,吃了邻居的东西,人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烧它的窝,赶他走!

人们就发挥想象,老鹰与人和睦相处,就是因为周围的能吃的都吃了,它觉得可能住起来不孤单吗?用以说明没有邻居,没有朋友是多么可悲的现实或下场。跟兔子不吃窝边草最初的意思是完全连得上的!

雄鹰展翅

再来一句蛮有深意的!上半句就是成语“饱暖思淫欲”,我们用的最多!说一个人吃饱喝足了,就会想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淫,意思是放纵,过度,上瘾,沉迷,无节制。原本就是或欲望过多,没往男女之事那边引~

比如说我吃饱了老想着到单位加班,老想多出几期历史节目都是不对的!应该多休息哈~~哈哈~

历史上比较有的故事便是蜀汉后主刘禅!诸葛亮北伐气到吐血,死在途中。诸葛亮一死,蜀国乱成了一锅粥。刘禅根本不懂什么朝政,只知道吃喝玩乐,性格非常的懦弱无能。重用奸臣,宠信宦官,国力走向衰弱!蜀汉灭亡后,司马昭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刘禅成了俘虏,吃饱喝足每天寻欢作乐了,连回自己家都忘了,成了千古笑柄!

刘禅

后更加经典的唤作“饥寒起盗心”,大家知道的很少!可是道理很深刻,历史上一次次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就是朝廷失德于人民,横征暴敛,百姓啼饥号寒,怨声载道,于是盗贼蜂拥而起,社会动荡,都是这句话的缩影。

最后,再来说一个经典的,所谓是“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大部分人都曾经听说过也是我们使用率很高的一句。虽然我们经常用这句话,但也一直以来,你有没有想过哦,为什么是非要说曹操到而是赵云到,刘备刘备到?关羽到?张飞到?

肯定跟三国有关!最流行的说法是董卓祸乱朝纲,被司徒王允和吕布合谋除掉后。其手下西凉军大将,李傕郭汜趁机反叛,吕布不敌,狼狈逃串,王允被杀,长安再次被攻陷,两个大老粗也学着把持朝政,把小皇帝当傀儡!可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二人没消停多久便争权夺利,互相猜忌,是兵戎相见。李傕下手为强把汉献帝掳掠了去当砝码,郭汜那边也劫持众臣分庭抗之。

汉献帝画像

趁着郭李二人内讧,打将起来的时候,汉献帝刘协是偷偷逃了出来一口子颠沛流离总算是跑到了洛阳。途中有人建议去寻求曹操的帮助。结果还没等派人去求救,,李傕郭汜战将数日,竟然达成一致的率大军前来再次要挟持刘协对抗强共同的强敌曹操!汉献帝心想,这下可完了,又要入虎口啊,但万没想到,危急时刻,曹操因听得谋事建议,提前率着救驾大军赶来,正好在当口,突然赶到将西凉军击败。汉献帝就这么得救了。汉献帝蓬头垢面,饥寒交迫,听闻曹操忠义来救,激动的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曹操画像

可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文言文中,古人可真不会这么说话,刘协不可能这么白话,汉朝人古是不会用说和到这样的字眼来表达的!文言文是没有的!那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大白话的俗语,其实并不是从出自刚讲的这个故事,而是来自于清朝的时候的一个叫做毛宗纲的文学批评家!他看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后,很过瘾,特别喜欢后头做注解,

吕布

在《三国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的故事中,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大战,结果被吕布听从谋士陈宫建议,先诈降,然后将曹操引至城中翁仲捉鳖。曹操果然中计,被吕布四处追杀。吕布紧追在曹操身前,一方天画戟砸在曹操头盔上,震的曹操头部流血不止!其实吕布没发现他,因为是个曹兵,满脸写字呼啦的,就大声问道:“曹操何在?”曹操急忙以手蒙面,指了个不远处的人答道:“骑黄马者是。”吕布信以为真,骑着赤兔马追了过去。吕布三国第一猛将耳,砸这一下,曹操虽然带着头盔也从此烙下了长久的头风病,二十几年来一直饱受头痛困扰,直至去世!,这让毛宗纲觉得非常搞笑,便写下了"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实在好笑"。于是世人经过流传,成了“方说曹操,曹操就到”的谚语,后来取了方一字,成了先现在的样子!

当时呢,你怕是不知道,说曹操曹操到,可还有后半句呢!后半句是啥?

当然就是,当面错过,岂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