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指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身心护养活动。我国养生文化源于中医,注重身心合一,讲究气血充足、经络通畅。在我国传统的养生观念中,“养生在道,不在术。在道,先养心”。在如今纷扰喧嚣的环境中,养生虽热,却多在养身而忽视了养心。一提到养生大家就想到保健品,健身房,养生讲座等,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但是养生效果却大失所望。
养心养的是什么?
在我国中医文化中,心是一个脏腑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素有“心为君主之官”的说法[2]。中医所提及的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神志。就人体而言具体包括人的思维活动,意识和精神状态。神志不清则易发生精神异常、思维混乱、意识朦胧等现象。(2)血脉。这个主要通过心脏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功能来体现。总的来说,心既包括抽象的气,也包括现实的血。这无疑凸显出了心在身体里的地位。心养好了能够避免很多的问题,尤其女性应当更加注重心的养护。
养心不善容易出现哪些后果?
如果我们没有好好的养心,将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以下几种症状:
1. 抑郁。当外在因素导致我们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时,这会导致我们的气血郁滞,进而导致心脉不能得到养护,使得我们心神不宁,最终引发抑郁。
2. 失眠。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如果气血不足则无法滋养心神,进而导致失眠和多梦的症状。简而言之,气血不足易导致胡思乱想、莫名烦躁等症状,使得我们神志不宁,最终导致失眠的发生。
3. 肝郁。心为君主,肝为臣子。当心不能够被好好养护时,肝的疏导功能也会失调,导致肝郁的发生。其中,肝郁是肿瘤的一大来源。
4. 免疫力降低。中医认为气血乃人之根本,关系着脏腑机能的运行和身体的健康,同时气血有着沟通各脏腑的作用。因此一个脏腑的气血失常,不但会引起本脏腑的病变,同时还能引起其他脏腑的气血失常,甚至导致全身气血的失常。
5.腹泻。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当肠胃气血不足的时候,肠胃的正常运转功能也就因此受到削弱。一旦肠胃功能被削弱,人就很容易出现拉肚子症状。
如何养心?
1. 保持心情愉悦。俗话说“心在志为喜”,就是说心的生理功能与七情中的“喜”关系密切,因此应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的人大多能健康长寿,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明显较低。善于调整情绪,使自己总是持有乐观愉快的心态,是养心保健的最好方法。
2. 了解自己的性格并选择合适的环境。一是要了解自己的性格。要知己知彼,对自己的性格都了解不清楚,谈何做出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决定呢?二是选择适合性格的环境,可以看看那些事业生活如鱼得水的人,很多都是自我发挥到极致的结果。如果有条件选,就提前规划下,真正选择适合生长发展的土壤(环境)、身心都是愉悦的,满足的,就大大减少了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
3. 保证足够的运动量。长时间的静坐会造成气血瘀滞,进而引发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堆积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心血管受损。
4. 合理的饮食。有研究指出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最佳饮食方案。建议以水果、蔬菜、豆类、坚果、种子、植物蛋白、含脂肪高的鱼类为主的饮食,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佳饮食方案。尤其要注意“六个少吃”:少吃加工肉类、少吃饱和脂肪、少吃反式脂肪、少吃胆固醇、少吃盐和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
5. 充足的睡眠。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长应被看成是心脏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3]。不足7小时则为睡眠不足,超过9小时则为睡眠时间过长。而过长的睡眠时间也与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有关。因此我们需要保证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