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之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fěi bàng zhī mù,意思是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写谏言。出自《吕氏春秋·不苟论第四》的“自知”一节。
原文为:“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鼗(táo)鼓:长柄,鼓身两旁缀灵活小耳,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相传,尧、舜为了鼓励老百姓进谏献言,分别设立谏鼓、谤木,作为与民众沟通的一种渠道,鼓励民众积极进言谏言。
所谓“欲諫之鼓”,就是尧帝在朝堂之外化了一块地,专门设置了一面鼓,只要有人击鼓进谏,他便会出来接待。根据后人的记载,“諫鼓”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大诗人白居易在《敢谏鼓赋》中说:“鼓因谏设,发为治世之音;谏以鼓来,悬作经邦之柄。纳其臣于忠直,致其君于明圣。将使内外必闻,上下交正。于是乎唐尧得以为盛治者也,至矣哉!君至公而灭私,臣有犯而无欺。讽谏者于焉尽节,献纳者由是正辞。言之者无罪,击之者有时……”
再说“诽谤之木”,尧帝之后舜帝继位,在欲谏之鼓的基础上,他设立“诽谤之木”。这里所谓的“诽谤”,并非如今的造谣污蔑之意。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放言曰谤,微言曰诽。”通俗的说就是可以公开表达和私下表达不满的“意见薄”。
舜在各路口设置“诽谤之木”,鼓励民众留言,发表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但细细一想,“谤木”的诞生,并没说明舆论之风的兴盛,相反民众已经丧失了当面击鼓的勇气,只敢在“谤木”上以匿名的方式留言,可以想见当时已经世风日下。
“诽谤之木”虽然也被后代所继承,但到了秦汉,“谤木”已完全成为了摆设。到了汉代,谤木更是演变为指示道路的标记,以及宫殿、陵墓前的装饰物了。据《古今注·问答释义》记载:“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示衢路也。”
现在,我们看到的“华表”,其实就是“谤木”的衍生。立木或立石上加横木(石),修饰成云板,刻有花纹和图案。据说因舜帝的名字叫“重华”,所以将原来的“谤木”尊称为“华表”。
如今,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华表,神道上的石柱华表多有艺术性极高的雕饰,是珍贵的传世艺术品。但其设立的初衷只是为了标识。另外一点就是,根据舜帝设“诽谤之木”的典故,为君王粉饰太平,表示虚心纳谏的吉祥物。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中说,“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主术训》中也有云:“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
“诽谤之木,不仅是古人听取民意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治理国家的智慧体现,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著名新闻人、中国运筹学会会员、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交媒体就像古代的"诽谤之木",人们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表达对各种现象与施政的看法和建议。
记得孔子曾说过一句非常正确的话:“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唐高宗也这样说:“欲钳天下之口,其可得乎?”……